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> 英亚体育全站app > 马鞍山市应急管理局:推动法治建设 筑牢安全防线中安在线一马鞍

马鞍山市应急管理局:推动法治建设 筑牢安全防线中安在线一马鞍

  马鞍山市应急管理局:推动法治建设 筑牢安全防线

  在极不平凡又极不寻常的2022年,马鞍山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在省市政府的指导下,推动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和科学化,切实落实安全监管责任,确保我市安全生产态势平稳。2022年由市应急管理局自编自导自演的普法宣传片《守护》入选了应急管理部和司法部举办的应急管理普法作品展。

  依法行政 助推高质量发展

  依法行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。依法执政能力越来越成为群众衡量生活满意程度标准之一。

  今年以来,市应急管理局以三项制度为依托,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。在依法行政中,市局按照《三项制度》要求,运用执法记录仪和移动执法终端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规范检查、问询和取证等,有效规范行政监督检查现场处理、行政处罚、行政强制、行政许可等执法行为。同时,还聘请了2名法律顾问、1名公职律师、11名执法专家,为市局各项法律问题提供了法务支持。今年以来,我市共法核行政许可19件、行政处罚案件30件,对有问题的案件出具法核意见11份,纠正了一批执法不当行为,化解了法律风险,避免了涉诉涉议案件的发生,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。

 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。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法治营商环境建设,以服务执法为方向,保障企业健康发展。2022年,市应急管理局多次召开各种形式的培训、座谈等,邀请企业代表面对面“零距离”讨论如何优化营商环境、规范行政执法;开展“中小企业安全培训”援助工程,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对中小企业,尤其是帮助无培训条件、培训能力或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进行免费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服务。2022年,我市共开展安全培训131期,其中企业112期,社区8期,学校11期,5000多人次参与。

  规范执法 提高依法行政效能

  深化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,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。今年以来,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执法模式,统一执法程序,规范执法行为,加强监督制约,保障应急管理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,实施日常执法检查和立案调查处理分离机制,把提高执法质量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,执法质量得到显著提高。

  实施日常执法检查和立案调查处理分离机制后,业务监管科室成为“门诊部”,负责对企业进行日常执法检查,执法支队成为“住院部”,专项研究法律法规、熟悉执法程序,监管科室将易导致事故发生的重大隐患交由执法支队,依法严查重处。今年,由政策法规科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把关,因证据不足、立案要件不足判定不能立案的达到18.75%,切实维护了企业正当的权益,减少了行政复议及诉讼的风险。截至11月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实施行政处罚251次,处罚罚款489.74万元。

  规范执法,人员是关键。市应急管理局还出台入职人员培训考核(暂行)办法,开展执法人员考核评优,评选模范执法标兵。积极探索执法工作会商会、先进经验交流会、执法现场观摩演示、异地学习交流等培训方式。组建由律师、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人员组成的法律研究组,研究应急管理系统有关法律法规政策。创立《法学探究》简报,向一线执法人员开展法治宣传,帮助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。

  行刑衔接 形成违法行为高压态势

  在未取得任何审批和成品油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,擅自利用闲置撬装加油点储存和零售油品。今年,马鞍山市和县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危险作业罪案,被告人冯某犯危险作业罪,判处拘役二个月,缓刑三个月。此案件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十一)》施行以来,马鞍山市首例危险作业罪案件,也是全市应急系统成立以来首起判决的“行刑衔接”案件。

  该案件作为我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内首例“行刑衔接”案件,推动了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,目前,我市另外2起涉嫌危险作业罪的案件正在移送过程中。截至目前,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共移交公安部门26起两法衔接案件,移交46人,公安部门已立案18起,法院已判决4起。

  在日常执法、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调查处理中,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建立与公安机关、检察机关等司法部门关于案件移送、案情通报和工作会商等工作制度,联合市检察院召开了联席会议、现场推进会、案情会商会等,积极推进两法衔接工作。

  以典型案例为标杆,推行两法衔接促质量。今年以来,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典型案例报送工作来提升案卷质量,围绕两法衔接提升执法力度。据了解,市应急管理局在以培训为主线贯彻全市县区行政执法工作中,把县区不合格案例进行剖析分解,提升广大县区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。今年典型案例的报送率和合格率均达100%。

  接下来,市应急管理局将加强与司法、公安等部门联动协作,不断完善“行刑衔接”长效机制,形成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,做到“打击一个,震慑一片”,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领域执法和社会治理水平。